破产和解提出的时间限制(破产和解的条件)
破产和解的申请时间
法律分析:破产和解的申请时间: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或者在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时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第二条 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
企业法人有前款规定情形,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
破产清算时间期限是多久
一年以上。
破产清算时间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长则几年,短则数月,一切都要依照破产清算程序循序进行。因为破产可能重整,重整就意味着继续经营,这个时间下去就不好说了。而如果企业最终因为没有财产可分配,直接就可以进入结束阶段了。但清产核资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说,如果企业进入破产清算,最好的计时单位是月,通常这个周期至少都在一年以上。
破产重组时间期限是多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应当自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组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组计划草案。上述规定的期限届满,债务人或者管理人有正当理由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延期三个月。债务人或者管理人未按期提出重整计划草案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债务人破产。
破产重整一般需要一年时间,具体时长由债务人重整的实际情况决定。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应当自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整之日起六个月内,同时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整计划草案。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重整计划草案之日起三十日内召开债权人会议,对重整计划草案进行表决。
破产重组债务怎么处理?达成破产重组协议后,债权、债务人协商,可以由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只支付一定的利息,暂停偿还本金。在协商和解之后,根据破产公司、企业的状况,债权人可以延期行驶债权,在债权债务人双方友好协商下,可以通过债权转股的方式,消除重组企业债务。通过金融公司置换银行债权,用过渡的方式进行债权转股,经过合并、兼并的方式成立新的公司,原公司债务由新成立的公司负责偿还。
破产重整一般需要一年时间,具体时长由债务人重整的实际情况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七十九条
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应当自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整之日起六个月内,同时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整计划草案。
前款规定的期限届满,经债务人或者管理人请求,有正当理由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延期三个月。债务人或者管理人未按期提出重整计划草案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债务人破产。
破产清算时间要多久
破产清算时间没有明确的规定,但一般情况下破产清算的时间都比较长。根据法律规定,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五日内通知债务人。债务人对申请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人民法院的通知之日起七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应当自异议期满之日起十日内裁定是否受理。
申请破产的条件是什么
1、债务人、债权人、破产清算组人员等人提出破产清算申请;
2、存在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等情形;
3、其他条件。
破产清算是指宣告股份有限公司破产以后,由清算组接管公司,对破产财产进行清算、评估和处理、分配。
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
企业法人有前款规定情形,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
破产清算的一般程序如下:
1、由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
2、法院受理破产案件。
3、由债权人向法院、破产管理人申报债权。
4、召开债权人会议。
5、由破产管理人制定债务人重整计划或与债权人达成和解。
6、法院宣告债务人破产。
7、破产管理人将债务人的资产变现,并分配给债权人。
8、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第十条
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五日内通知债务人。债务人对申请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人民法院的通知之日起七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应当自异议期满之日起十日内裁定是否受理。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破产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裁定是否受理。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前两款规定的裁定受理期限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
破产和解的条件是什么
破产和解,是指债务人在出现破产原因时,与债权人会议就债务清偿达成协议,经法院审_认可后中止破产程序,避免破产清算的法律制度。
1、破产和解的申请。
《企业破产法》第二条、第七条、第九十五条,分别对提出和解的前提条件、提出和解的当事人和提出和解的时间做出了规定。即只有达到破产法第二条规定的债务人才有申请和解的资格,在申请时间上破产法第九十五条规定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和解,也可以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向人民法院申请。同时规定债务人应提出和解协议草案。
2、人民法院裁定进入和解程序。
人民法院收到债务人提交的和解申请和和解协议后,经审查认为符合本法规定的,则裁定债务人和解,并进行公告,按公告要求召集债权人会议讨论和解协议草案。公告进入和解协议后,对债务人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利的债权人,可以行使担保权利。
3、和解协议的表决。
破产和解协议经债权人讨论协商一致后,提交债权人会议进行表决,破产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和解协议的表决要由出席会议的债权人人数过半数同意,并且其代表的债权金额要超过债权总金额的三分之二方可通过。
4、破产和解协议生效和破产和解程序的终结。
破产和解协议经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后,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必须经人民法院裁定认可并经公告后生效。和解协议生效后,和解程序终结,管理人向债务人移交财产和管理事务,并向人民法院提交结案报告。和解协议未获债权人会议通过或未经人民法院审查通过,则人民法院直接宣告债务人破产同时终结和解程序。
5、和解协议的履行。
和解协议的履行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和解协议得到正常履行。和解协议一经生效,对全体无财产担保的债权人都具有约束力,债务人应按照和解协议规定的内容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应按协议承诺的内容减免债务人的债务或延长偿债期限。和解协议生效时未申报债权的债权人,在和解协议执行期间不得行使权力,在和解协议执行完毕时,可以按照和解协议规定的清偿条件行使权力。
第二种情况,和解协议无效。债务人采取欺诈或其他违法行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故意提高虚假信息诱使他人做出错误意思表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破产和解协议无效。和解协议的无效由人民法院裁定,一经裁定无效即从协议订立时即无效,在协议执行期间债权人得到的清偿金额在同等比例的范围内的金额不予退还。
第三种情况,和解协议执行不能。破产和解协议执行不能,分为债务人不能执行和解协议和债务人不执行和解,和解债权人发现债务人有执行不能情况发生,应以和解协议执行不能由人民法院裁定终止和解协议的执行,并宣告债务人破产。数额计算比例,扣减已分配数额多退少补,和解协议终止后,和解协议对双方均不在有约束力,债权人协议中承诺的让步灭失,债务人在计算债权时仍以原债权为主准,分配破产财产时按原债权总和。解协议终止履行,但和解协议本身是有效的,因此对和解协议提供的担保也是有效的,应追回作为破产财产。
6、自行和解。
破产法第一百零五条赋予债务人与债权人有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权利,规定在债务人的破产申请被人民法院受理后,债务人与所有债权人就债务的处理自行达成协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裁定认可,并终结破产程序。笔者认为自行和解协议可以是债务人与全体债权人一对一签署,协议的内容可以不同,债权人与债务人可以就债务减免期限、减免额度、清偿办法分别达成协议。
【法律依据】
《企业破产法》第二条,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
企业法人有前款规定情形,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
《企业破产法》第七条,债务人有本法第二条规定的情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申请。
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
企业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毕,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依法负有清算责任的人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我国新《破产法》对和解有哪些主要规定?
和解是我国《破产法》对债务人进行挽救的重要措施。《破产法》规定:债务人可以依照《破产法》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和解;也可以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向人民法院申请和解。债务人申请和解,应当提出和解协议草案。
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和解申请符合规定的,应当裁定和解,予以公告,并召集债权人会议讨论和解协议草案。
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权利人,自人民法院裁定和解之日起可以行使权利。
债权人会议通过和解协议的决议,由出席会议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同意,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2/3以上。
债权人会议通过和解协议的,由人民法院裁定认可,终止和解程序,并予以公告。管理人应当向债务人移交财产和营业事务,并向人民法院提交执行职务的报告。
和解协议草案经债权人会议表决未获得通过,或者已经债权人会议通过的和解协议未获得人民法院认可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止和解程序,并宣告债务人破产。
经人民法院裁定认可的和解协议,对债务人和全体和解债权人均有约束力。
和解债权人未依照《破产法》规定申报债权的,在和解协议执行期间不得行使权利;在和解协议执行完毕后,可以按照和解协议规定的清偿条件行使权利。
和解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保证人和其他连带债务人所享有的权利,不受和解协议的影响。
债务人应当按照和解协议规定的条件清偿债务。
因债务人的欺诈或者其他违法行为而成立的和解协议,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无效,并宣告债务人破产。
债务人不能执行或者不执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经和解债权人请求,应当裁定终止和解协议的执行,并宣告债务人破产。
人民法院裁定终止和解协议执行的,和解债权人在和解协议中作出的债权调整的承诺失去效力。和解债权人因执行和解协议所受的清偿仍然有效,和解债权未受清偿的部分作为破产债权。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与全体债权人就债权债务的处理自行达成协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裁定认可,并终结破产程序。按照和解协议减免的债务,自和解协议执行完毕时起,债务人不再承担清偿责任。
破产和解程序提出要有什么条件
因此,破产法应规定所有破产企业均可向法院提出破产和解申请,且这一申请是企业的自主行为,不受任何外来因素的干涉。 (二)提出破产和解的时间 由于提出破产和解是企业的自主行为,因此必须改变现行法律需在破产后三个月内提出破产和解申请的规定,改成破产和解申请起始于向法院申请破产之日,终于债权人会议作出财产分配方案之前。 (三)破产和解内容、必备条件及其生效要件 1.破产企业在提出破产和解时,必须提出债务的清偿方法等破产和解条件。关于和解条件的内容,要保证债权人之间的平等,这是因为,破产和解既然是由法院进行的破产处理之一,那么,债权人平等的理念当然要起支配作用。能成为该平等适用对象的人只限于一般的破产债权人。 2.破产和解的提供人或第三人没有遵守破产和解条件而向特定的破产债权人提供特别的利益时,将被视为无效。 3.破产和解方案提出后,法院应对该方案是否由有资格的人提供或是否在规定的期间内提出等合法性进行审查,同时还要判断是否存在法定驳回事由。 4.对于通过了法院审查的破产和解计划,还需交付债权人会议表决。债权人会议的召开日期由法院作出决定并公告,该召开日期必须在一般的债权申报之后。不过,在有特别申请时,法院可以合并会议召开日期和债权申报日期。在会议上有表决权的仅限于一般的破产债权人。 破产和解提供人应在破产和解的召开日期到场提供破产和解方案。这种提供的含义,应是向债权人提供破产和解契约。所以,在会议上由法定多数债权人表决认可破产和解条件的话,可以理解为这是债权人方面对破产和解契约的承诺。认可破产和解的要件是,持有表决权的出席会议的债权人过半数,而且其债权额必须得到持有总债权额的四分之三以上的债权人的同意。 5.若债权人会议否决了破产和解方案,即意味着要继续进行破产程序;对获得债权人会议通过的和解方案,还需要移送到法院进行确认。
破产程序时间限制
法律主观:
在公司设立开始,肯定是想能够长久的发展生存下午,但是也不所有都是能够如意的。在公司一系列原因导致破产,在申请了破产之后,就会开始进入到破产程序,当然破产程序处理也是有时间规定的。一、破产程序有具体期限吗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没有规定具体的时间,一般时间都会非常长,几年是常事。破产法中只是明确了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时间。以下是根据《公司法》总结的相关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零七条人民法院依照本法规定宣告债务人破产的,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内送达债务人和管理人,自裁定作出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已知债权人,并予以公告。债务人被宣告破产后,债务人称为破产人,债务人财产称为破产财产,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对债务人享有的债权称为破产债权。二、破产程序的种类破产程序包括三种:和解、重整和破产清算。不能把破产案件简单地归结为清算倒闭事件;破产清算是公平清理债务的一种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我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破产法)鼓励当事人积极寻求以避免企业倒闭清算的方式来公平清理债务。破产法设立的重整、和解和破产清算三种程序之间,破产程序存在一定的可转换性。在它们之间,当事人有一定程度的选择自由。具体说,包括以下要点:(1)债务人在提出破产申请时可以选择适用重整程序、和解程序或者清算程序,债权人在提出破产申请时可以选择适用重整程序或者清算程序。(2)债权人申请债务人破产清算的案件,在破产宣告前,债务人可以申请和解,债务人或者其出资人可以申请重整。(3)债务人申请适用破产清算的案件,在破产宣告前,债权人或者债务人的出资人可以申请重整,债务人也可以申请和解。(4)债务人进入重整程序或者和解程序后,可以在具备破产法规定的特定事由时,经破产宣告转入破产清算程序。(5)债务人一旦经破产宣告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则不得转入重整或者和解程序。三、破产程序的特点1、破产程序是一种特殊的民事诉讼程序。破产程序属于民事诉讼程序的范畴,但它又是解决企业破产的专门的法定程序。破产案件的处理首先要符合破产程序的专门规范的要求,只有在破产程序没有规定的情况下才适用一般的民事诉讼程序。2、破产申请程序中,只有破产申请和人和被申请人,没有原告和被告。破产程序是由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的破产申请而开始的,而不是基于原告的起诉。3、破产程序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债权人存在。因为破产程序的重要功能是将债务人的财产向全体债权人公平合理地分配。防止个别债权人优先得到清偿等分配不公现象。如果只有一个债权人,则不会出现上述情况,也只要适用一般民事诉讼程序就可以了。4、破产程序实行一审终审制。破产程序实行一审终审制主要是为了尽快结束破产后的善后处理工作,避免旷日持久的诉讼,使债权人遭受更大的损失。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零七条人民法院依照本法规定宣告债务人破产的,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内送达债务人和管理人,自裁定作出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已知债权人,并予以公告。债务人被宣告破产后,债务人称为破产人,债务人财产称为破产财产,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对债务人享有的债权称为破产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