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债权转让规定551条(民法典中债权转让的法律规定)
债权转让民法典规定
民法典规定,债权转让应当通过书面合同或其他记录方式达成协议,并且应当通知原始债权人。未经通知或未经债权人同意的转让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债权转让的相关条款。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债权转让应当通过书面合同或其他记录方式达成协议,并且应当通知原始债权人。如果未经通知或未经债权人同意的转让行为,是无效的。同时,民法典还规定,债权人可以就全部或部分债权向另一人转让,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得禁止。但是,债权人转让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不得损害被转让人的利益,否则将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需要注意的是,债权转让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例如,对于银行委托贷款业务,一般要求债权转让需要获得原始债务人的书面同意,并且需要经过银行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转让。
债权转让后,债务人应当向哪个人履行债务?在债权转让的情况下,债务人应当向新债权人履行债务。原始债权人已经将其持有的债权转让给了新债权人,因此债务人不再需要履行义务给原始债权人,而是需要向新债权人履行债务。
债权转让是指债权人以一定价款向另一人(即承受人)转让其所持有的全部或部分债权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债权转让应当通过书面合同或其他记录方式达成协议,并且应当通知原始债权人。否则,未经通知或未经债权人同意的转让行为是无效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三百零六十条 债权人可以就全部或者部分债权,向另一人转让,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得禁止。债权转让应当通过书面合同或者其他记录方式达成协议,并通知原始债权人,未经通知或者未经债权人同意的,无效。
债权转让民法典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对于债权转让的规定是,除了不能转让的债权之外,债权人可以将部分或全部债权转让给第3方,但是,转让债权必须要通知债务人,转让债权以后,受让人可以取得跟债权相关的从权利,比如设有抵押权的,受让方就是新的抵押权人。
一、债权转让民法典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四十五条 【债权转让】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第五百四十六条 【债权转让通知】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第五百四十七条 【债权转让时从权利一并变动】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是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受让人取得从权利不因该从权利未办理转移登记手续或者未转移占有而受到影响。
第五百四十八条 【债权转让时债务人抗辩权】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第五百四十九条 【债权转让时债务人抵销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一)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
(二)债务人的债权与转让的债权是基于同一合同产生。
第五百五十条 【债权转让增加的履行费用的负担】因债权转让增加的履行费用,由让与人负担。
二、债权债务终止的法定情形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五十七条 【债权债务终止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总的来说,债权是可以转让的,在债权转让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应转移至受让方,特别要注意,如果债权转让的过程中,债权人没有通知债务人债权转让行为无效,但是债务人应该把钱还给原债权人。
民法典债权债务转让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中债权债务转让的相关法律规定为:债权转让,应当通知债务人,且债权转让其从权利一并转让,债务转让的,应当取得债权人的同意,且从债务也一并转让。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第五百五十一条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 【债权转让通知】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条 【债务转移】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关于债权转让的法律规定
债权转让有下列法律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该债权必须是可以进行转让的债权;以及债权人转让债权,要通知债务人,否则转让行为不对债务人发生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
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第五百四十六条
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第五百四十七条
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是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受让人取得从权利不因该从权利未办理转移登记手续或者未转移占有而受到影响。
民法典中关于债权转让的规定
法律主观: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关于债权转让的规定如下: 1、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 对抗第三人 。 2、 债权人转让债权 , 未通知债务人 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3、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是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受让人取得从权利不因该从权利未办理转移登记手续或者未转移占有而受到影响。 4、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一)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 (二)债务人的债权与转让的债权是基于同一合同产生。 6、因债权转让增加的履行费用,由让与人负担。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四十六条
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四十七条
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是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受让人取得从权利不因该从权利未办理转移登记手续或者未转移占有而受到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四十八条
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三条怎么理解?原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债权的,新债务人不得向债权人主张抵销?
因为原债务人转移债务,并没有转移对债权人的债权,因此,新债务人不得以债务转移为由向债权人主张抵销。
法律分析
本条是对债务转移中债务人抗辩权和抵销权的规定。
债务人转移其债务后,新债务人取得原债务人的一切法律地位,有关对债权人的一切抗辩和抗辩权,新债务人都有权对债权人主张。债务的受让人取得的抗辩权的内容主要包括:(1)法定的抗辩事由,如不可抗力。(2)在实际发生债的关系以后发生的债务人可据以对抗债权人的一切事由,新债务人可以之对抗债权人。例如,可撤销的合同原债务人享有的撤销权,债权人的违约行为,债权人有关免责的意思表示,以及原债务人对债权人已经实施的履行行为,新债务人都可以其对抗债权人。
债务转移后,原债务人享有的对债权人的抵销权不发生转移,即原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债权的,新债务人不得向债权人主张抵销。原因是,债务转移是特定债务的主体变更,原债务人没有转让的自己对债权人享有的债权,当然不在转让的范围之内。原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的债权,仍然可以向债权人主张。
在债务转移中,因债权人对原债务人承担的债务而产生的抵销权,新债务人不能行使,否则无异于承认新债务人可以处分债务人的权利。例如,甲对乙负有支付价款的债务,甲将该债务转移给丙并取得了乙的同意,但此前甲因出借给乙钱而对乙享有请求还款的债权,此时,丙自然不能以甲对乙的债权抵销乙对丙所享有的债权。经研究,在抵销这个问题上,债务转移和债权转让有所不同,故本条增加规定了“原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债权的,新债务人不得向债权人主张抵销”,以凸显债权转让与债务转移之间在抵销问题上的不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五十三条 债务人转移债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原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债权的,新债务人不得向债权人主张抵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