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期债权的执行程序(到期债权执行程序中的保全能否转为代位权诉讼的保全)
第三人到期债权的执行程序
第三人到期债权是指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债务,但对案外的第三人享有的债权,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申请,对该第三人强制执行。那么第三人到期债权的执行程序是怎样的呢?接下来由我为您介绍相关内容。一、第三人到期债权的执行程序
1、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提交申请书。
2、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有无不能清偿债务或迟延履行债务的情节以及对第三人的债权是否到期要进行审查。
3、向第三人发出履行债务通知书。
4、第三人对到期债权提出异议的处理。
5、第三人在履行通知指定的期限内没有提出异议,又不履行的,执行法院有权裁定对其强制执行,履行债务通知书就是法院强制执行的根据,执行裁定书同时送达第三人和被执行人。
二、第三人到期债权的条件
在执行中,并非所有被执行人的债权均可执行。一般情况下,只能执行被执行人现有财产,在具备下列条件时,才能执行被执行人的债权。
1、被执行人现有财产不能清偿债务
只有当被执行人现有财产到了不能清偿债务时,才能执行被执行人对第三人享有的到期债权。实践中,如何认定被执行人现有财产能否清偿债务?由于执行过程中,对被执行人的现有财产认识一般仅停留在表面,即对其外在的财产状况有所认识,如房产、车辆等,而对被执行人隐性的财产现况一般很难调查,如以他人名义的存款等。
2、被执行人对第三人享有债权
债权既包括金钱请求权,也包括实物请求权,但不包括专属于被执行人本身的权利。此外,对第三人享有的债权既包括到期债权,又包括未到期的债权。
3、被执行人怠于行使权利或虽行使债权但未达到目的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被执行人怠于行使,指应当行使并能够行使而不行使,二是虽行使其债权但未达到目的。
4、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申请
因为执行第三人到期债权是申请执行人代位行使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否行使取决于申请执行人。如果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其申请要求对到期债权执行的,此种申请符合规定的情形,可予以准许。如果被执行人自己有其它财产可供执行,那么对其申请代位执行的,应予驳回。
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00条规定: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债务,但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的,人民法院可依申请执行人的申请,通知该第三人向申请执行人履行债务。该第三人对债务没有异议但又在通知指定的期限内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
综上所述,被执行人现有财产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但又对第三人享有债权的情况下,执行人可以向法院提交申请书,申请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债权。以上是整理的第三人到期债权的执行程序的相关内容。
被执行人到期债权
法律主观:
执行被执行人到期债权的条件:执行被执行人到期债权的理论基础是债的代位权原理,因此执行到期债权的条件应以债权代位权成立条件为基础。1、申请执行人对被执行人享有债权。2、被执行人不能清偿 债务 。3、第三人对到期债务没有异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 民事执行 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二十一条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的财产,以其价额足以清偿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额及执行费用为限,不得明显超标的额查封、扣押、冻结。发现超标的额查封、扣押、冻结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被执行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及时解除对超标的额部分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但该财产为不可分物且被执行人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其他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除外。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条 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或者与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影响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相对人的权利,但是该权利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到期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相对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可以向债权人主张。
在法律法规规定到期后债权能否执行
一般情况下,债权人是享有到期债权的,可以执行债权人的到期债权。执行到期债权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申请执行人对被执行人享有债权,被执行人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执行人不能清偿债务;第三人对到期债务没有异议。另外,要想执行到期债权,申请执行人必须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六十一条
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债务,但对本案以外的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申请,向第三人发出履行到期债务的通知(以下简称履行通知)。履行通知必须直接送达第三人。履行通知应当包含下列内容:
(1)第三人直接向申请执行人履行其对被执行人所负的债务,不得向被执行人清偿;
(2)第三人应当在收到履行通知后的十五日内向申请执行人履行债务;
(3)第三人对履行到期债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履行通知后的十五日内向执行法院提出;
(4)第三人违背上述义务的法律后果。
债权转让后法院执行程序
法律主观:
债权转让后可以直接申请强制执行。债权人可以凭借条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债务人有其他财产,债权人可以在起诉前或者起诉后,申请法院财产保全,冻结查封对方的财产。在债务人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涉嫌拒不执行判决罪,情节严重的,会被判刑。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七条 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是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受让人取得从权利不因该从权利未办理转移登记手续或者未转移占有而受到影响。 第五百四十八条 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被执行人的债权如何执行
法律主观:
第一,由申请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提出执行被执行人到期债权的申请; 第二,人民法院经过审查,认为申请执行人的申请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的,即可以向有关 第三人发出协助 执行通知书 ; 第三,如果 第三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根据人民法院指定的数额向申请执行人履行完毕,则人民法院应及时向被执行人发出通知。
法律客观: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 法院有权采取执行措施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被执行人到期债权的执行问题
被执行人到期债权可依法申请执行,债务人应当按照判决或者裁定的内容履行义务。
在民事诉讼中,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债权人获得了生效判决或者裁定,并且债务人未能按照判决或者裁定的内容履行义务,债权人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强制执行。被执行人到期债权的执行,也是按照上述程序进行的。如果债权人在债权到期之日起两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院可以受理申请,并对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被执行人应当按照判决或者裁定的内容履行义务,否则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后果,如拍卖财产、冻结资产等。需要注意的是,执行法院对被执行人的强制措施需要符合法律规定和相关程序,不能超出法定范围,在保护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保证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债权到期后,如果债务人无力偿还,是否可以逃避债务?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并不意味着可以逃避债务,债权人可以依法申请强制执行,并采取多种措施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债务人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如与债权人协商、申请债务重组等,全力以赴偿还债务。
被执行人到期债权的执行需要符合法律规定和相关程序,债务人应当按照判决或者裁定的内容履行义务。债权人可以依法申请强制执行,并在保护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保证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执行到期债权法院给出什么手续
法律分析:行使到期债权的理论基础是代位权原则,因此,行使到期债权的条件应当以代位权条件为基础。申请人对被执行人享有债权。被执行人无力清偿债务的。第三人对到期债务无异议。被执行人行使到期债权的具体程序和操作方式:申请人或被执行人应提出申请。可以根据申请人或者被执行人的申请执行,即在执行被执行人的到期债权时,申请执行人或者被执行人应当向法院执行部门提出申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四十五条 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第五百四十六条 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第五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