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后欠款人还钱了如何处理
起诉后欠款人还钱了怎么处理
欠钱不还起诉中还钱了此时可以撤诉,一般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还钱是调解的作用,此时法院的诉讼费会折半收取。对于法院没有参与,但是已经拿到了对方支付的欠款的,此时需要告知法院。
一、欠钱不还起诉中还钱了怎么办?
欠钱不还起诉中还钱了就撤诉。
如果已经还了钱,原告坚决不撤诉,那么,法院审理查明后,也不会再裁判多给一次钱。徒增流程,增加诉讼成本。
对于原告起诉后又自动撤诉的,不能简单认定诉讼时效能否中断,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法律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经济秩序稳定,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民事权利。如果因自身原因超过了诉讼时效,就应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即丧失通过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胜诉权。
二、 欠钱不还起诉后还不还钱怎么办?
1、胜诉之后,如果对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后,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3、债务人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他债务人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债务人会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4、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三、欠钱不还被起可能面临哪些问题?
1、原告起诉后,应当积极应诉,争取对自己有利的判决;
2、如果法院判决对自己不利,在有履行能力的情况下尽快履行;
3、法院判决生效后,原告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会依法查封、冻结被执行人的财产;
4、如果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法院可以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影响被执行人的日常生活。
5、最后,被执行人可能因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文书而被判处刑罚。
欠条如果想要具有法律效力,首先要满足的就是欠条里面写的内容得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然后就是写的欠条的格式要符合要求,再就是欠条需要有欠债人签的名字。
虽然很多人在债权人起诉之后都不还钱,但是依旧有些债务人在法院审理债务纠纷的过程之中就还钱的,此时案件的原告需要撤诉。欠钱不还若是利用诉讼的途径的来保障自己的权益的,在起诉的时候就要多方面的收集相关的证据,只有材料齐全而且起诉的流程合法才有可能会胜诉。
被起诉后还钱了还有事吗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不管哪一方胜诉,只要能够履行判决,不会对自己的信用等方面造成影响。如果在法院判决生效后拒不履行的,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欠钱不还被起诉可能面临以下问题:原告起诉后,应当积极应诉,争取对自己有利的判决。如果法院判决对自己不利,在有履行能力的情况下尽快履行。法院判决生效后,原告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会依法查封、冻结被执行人的财产。如果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法院可以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影响被执行人的日常生活。被执行人可能因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文书而被判处刑罚。债务人不清偿债务,债权人只能向法院起诉,以合法的方式来强制债务人清偿债务。通常情况下债权人是不能直接行使强制权的,包括扣押财产的行为。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一定的财产物为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便可扣押抵押物,并可以抵押物的价值优先实现自己的债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
(一)申请人撤销申请的(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三)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五)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欠钱不还被起诉,还了之后对方不撤诉,怎么办?
在生活中,借钱或者欠钱后不还,被起诉后,主动把钱还了,但是对方不撤诉,这里要分两种情况,第一、你已经把全部欠款还完了;第二、还有部分未还完。如果全部还完,不要着急,法院会判决驳回诉讼请求,诉讼费由对方承担。但是如果还有部分或利息未还,不撤诉也是有可以的。
案例
案例一
2014年4月1日,施茹涵的妻子封惠通银行转账方式支付给宋淑娥679万元。2014年5月16日,封惠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给案外人郭某5,000元。针对上述款项,施茹涵与王小雯于2014年7月1日签订《借款合同》一份,约定王小雯向施茹涵借款700万元,借款用途为用于公司业务运作,借款期限为三个月,即从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9月29日,借款月利率为3%,每月1日付息。《借款合同》第四条第二项约定,逾期还款的,从逾期之日按合同约定的利率上浮1%计收罚息。《借款合同》第五条第二项约定,还款顺序为先利息后本金。《借款合同》第六条第二项约定,一方违约的,另一方为实现债权支出的律师费等由违约方承担。借款后,王小雯陆陆续续偿还借款400万元。起诉后又还了约200万元。
在这个案例中,在起诉后,虽然还了一部分,但是,没有还完,原告是可以不撤诉的。
案例二
胡宗文于2014年4月15日向刘清连借款100000元,由邱建忠、刘清学提供担保,并出具借条一张,内容为:“借款条今有胡宗文借刘清连现金100000元大写壹拾万元整借款人胡宗文2014年4月15日担保人邱建忠刘清学”。后原告起诉,起诉过程中,胡宗文还清所有借款,但原告不撤诉,最终,法院驳回了原告的上诉请求。
所以,原告有责任对自己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否则应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因此,如果在审理过程中,原告不能提供证据,而人民法院依职权也调取不到支持原告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的证据时,则应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以保护被告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必须有明确的诉讼请求,且该诉讼请求应有具体的事实、理由支持。
综上所述,如果你已经还清借款,对方不撤诉,你可以把转账凭证提交给法院,证明自己已经还清了借款,对此,对方会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被起诉后还钱了还有事吗
【法律分析】
如果在法院判决生效后拒不履行的,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欠钱不还被起诉可能面临以下问题:原告起诉后,应当积极应诉,争取对自己有利的判决。如果法院判决对自己不利,在有履行能力的情况下尽快履行。法院判决生效后,原告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会依法查封、冻结被执行人的财产。如果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法院可以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影响被执行人的日常生活。被执行人可能因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文书而被判处刑罚。债务人不清偿债务,债权人只能向法院起诉,以合法的方式来强制债务人清偿债务。通常情况下债权人是不能直接行使强制权的,包括扣押财产的行为。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一定的财产物为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便可扣押抵押物,并可以抵押物的价值优先实现自己的债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
(一)申请人撤销申请的;
(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
(三)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
(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
(五)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被告上法院,钱还了后,需要原告去法院撤销案件吗?
可以主动到法院撤销,也可以不交诉讼费用,那样就会自动撤销。被告如果已经主动履行了义务,那么原告可以向法院主动申请撤诉。但如果原告不撤诉的话,那么法院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已经起诉受理的案件,如果当事人私下还钱和解,需要原告去法院撤诉。
法律分析
被告在法院还了钱之后,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是原告撤诉,第二种是请法院出一个调解书,确认被告已已经还款,这样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原告撤诉的话可以返还一半的诉讼费,法院出调解书的话就是以法律的形式确认被告已经还款,各有各的好处,就看双方怎么选择了。首先要知道撤销案件是指侦查机关对立案侦查的案件,发现具有某种法定情形,或者经过侦查否定了原来的立案根据,所采取的诉讼行为。撤销案件的条件是:(1)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撤销案件后应该制作撤销决定书,这样撤销才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十三条 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第一百三十一条 人民法院在必要时可以委托外地人民法院调查。委托调查,必须提出明确的项目和要求。受委托人民法院可以主动补充调查。受委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书后,应当在三十日内完成调查。因故不能完成的,应当在上述期限内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第一百三十二条 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