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债务转让重组有什么区别(债权债务转让需要什么手续)
债权债务转让重组有什么区别
债务重组一般是债务人还不起债务的时候和债权人协商改变还款的金额和方式,债权债务转让是债权人债务人主动做出的转让行为。还款能力发生变化的时候发生债务重组,债权债务转让没有这些条件,是一种商业买卖的行为。
二、企业债务重组的方式
1、债务转移
所谓债务转移是指负债企业将其对债权人的负债转给第三方承担的行为。负债企业的债务转移,对于债权人来讲,就是一种债权转让。
上述第三方一般是负债企业的关联企业或者有意对负债企业进行重组其他企业。该第三方愿意出资购买债权,并由其承接对负债企业的债权。作为购买债权的对价,第三方可以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或其他财产权利向债权人进行支付。
2、债务抵销
所谓债务抵销是指当事人就相互之间的债务,按对等数额使其相互消灭的行为。如果双方的债务数额不相等,对尚未抵销的剩余债务,债务人仍有清偿的义务。
3、债务豁免
债务豁免又称债务免除。是指债权人抛弃债权而免除债务人偿还义务的行为。在债务重组实践中,资金雄厚的关联企业或债务重组行动发起方通常会采取先购买债权人对负债企业的债权然后予以豁免的操作方法。
4、债务混同
债务混同是指债权债务归于一人的法律事实。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债权和债务同归于一人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
5、削债
或称“债权打折”。所谓削债是指由债权人减让部分债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负债企业的负担。削债这种债务重组方式一般在企业资不抵债时较常采用。
这种情况下企业一旦破产,债权人只能收回部分权,甚至完全收不回任何债权。因此,通过适当的债权减让,有利于避免债权人遭受更大的损失。这种重组方式在《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规定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
破产重整债务重组的区别是什么?
破产重整还有债务重组的区别包括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重组不是法律的概念,目的是为了保护公司的经济秩序,重整是经济救济措施,是保护债权人的权益,两者的法律后果也是不同的。
一、破产重整债务重组的区别是什么?
1、性质不同
(1)重组并不是法律概念,不是必须在公司破产后才能进行,是在公司经营出现困难时,经营管理人可以自主选择进行重组,目的是保护公司的经营秩序。
a、重组是公司本身主动的改变企业组织形式、经营范围或经营方式的行为,或者是公司引入第三方资金以挽救公司经营
b、重组方式通常包括:收购兼并,股权转让,资产剥离或所拥有股权出售,资产置换等
c、重组失败,公司可以再行制定其他重组方案或者引入其他资金,并不表示公司必然破产
(2)重整属于法律上公司破产后的救济措施之一,目前是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a、重整是在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后,由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向法院申请
b、重整计划是由债务人提出后,由债权人会议决定是否通过实行
c、如果重整计划未通过,则意味公司进行破产程序
2、法律后果不一样。破产是法人消灭或死亡,全部的义务清算后消灭。债务重组是对企业的优良资产重新组合,法人人格不消灭和死亡,继续存在和发展。改制是对企业的性质和出资主体进行变更。
二、债务重组和重整有什么区别
第一,债务重组和重整的适用对象有所不同,人均要在利益上作出让步。债务重组是会计上的概念,重整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是指当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不立即进行破产清算,而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由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协议,制定债务人重整计划,债务人继续营业,并在一定期限内清偿全部或部分债务的制度。由此可见,重整中的债务人所面临可能破产清算的情况,而债务重组中的债务人则未必。尽管适用对象不同,在实践中债权人一般都需作出利益让步。
第二,债务重组利益调整范围涉及债权人和债务人两方,而重整制度利益调整主体范围更广。债务重组中,经债权人和债务人谈判,签订债务重组协议,就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债务重组协议一般不涉及其他债权人及其他主体的利益。
第三,债务重组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自愿行为,具有市场化特征,而重整制度是各方的法律行为,具有强制性。债务重组中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均站在自身的经济利益上,计算债务重组行为产生的收益或损失,决策行为需经过内部程序,日后若债务人情况好转,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亦可能具有重新谈判的空间。
债务重组还有破产重整是不同的,区别包括性质上的区别还有法律后果上的区别,还有目的也是不同的,债务重组和重整的适用对象有所不同,债务重组利益调整范围涉及债权人和债务人两方,债务重组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自愿行为,具有市场化特征。
债权转让和债务转让两者的区别
债权转让和债务转让两者的区别是:
债权转让,通知债务人即生效,而债务转让必须经过债权人的同意才能生效。
《合同法》:
第八十条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第八十四条 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债务重组与债权投资损失的区别
债务重组与债权投资损失的区别如下:
1、债务重组:债务重组是指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协商和重新安排债务条件的过程。在债务重组中,债务人与债权人可能对还款方式、利率、期限等进行重新商定,以使债务人能够更好地履行债务。债务重组旨在减轻债务人的债务负担,提供更可持续的还款方式,并防止债务人陷入破产状态。债务重组可以涉及修改还款计划、延长债务到期日、减少利息支付或减免部分债务等措施。通过债务重组,债务人和债权人可以共同寻求双赢的解决方案,避免了债务违约和法律诉讼的风险。
2、债权投资损失:债权投资损失指的是债权人在债务人违约或无力偿还债务时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当债务人无法履行还款义务时,债权人可能会遭受未能收回本金和利息的损失。这种损失可能是部分损失或全部损失,具体取决于债权人拥有的债权金额、债务人的还款能力以及追索债权的方式。对于债权人来说,债权投资损失是一种风险,尤其在债务人的经济状况不佳或业务遇到困境时。
如何区分债权转让和债务转移
一、债权转让
债权转让又称“债权让与”,是指在不改变合同内容的合同转让,债权人通过与第三人订立合同将债权的全部或部分转移于第三人。债权全部让与第三人,第三人取代原债权人成为原合同关系的新的债权人,原合同债权人因合同转让而丧失合同债权人权利,债权部分让与第三人,第三人成为合同债权人加入到原合同关系之中,成为新的债权人,合同中的债权关系由一人变数人或由数人变更多人。新加入合同的债权人与原债权人共同分享债权,并共享连带债权。
二、债务转移与债权转让的区别
1、在债务转移的情况下,债务人、债权人将和第三人达成转让协议,也就是说,债务转移时必须经债权人同意,否则不发生法律效力。但是在第三人代为履行的情况下,第三人单方表示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或者与债务人达成代替其清偿债务的协议,但并没有与债权人达成转让债务的协议,也就是说,即使第三人与债务人之间产生效力且不能对抗债权人,债权人也不得直接向第三人请求履行债务。
2、在债务转移的情况下,第三人将加入原合同或完全代替债务人成为合同关系当事人,如果是合同债务的全部转移,则第三人将完全代替债务人成为合同当事人,即使是债务部分转移第三人也将加入合同关系成为合同当事人。但在第三人代为履行的情况下,第三人只是履行主体而非合同主体,第三人只能作为债务履行的辅助人而不能将其作为合同当事人对待。
昆明律师:网页链接
3、在债务转移的情况下,由于第三人成为合同当事人,故而该债务的履行不符合约定或未完全履行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要求第三人承担履行或违约责任。但在第三人代为履行的情况下,由于第三人不是合同当事人,当出现债务的履行不符合约定或未完全履行的情况时,债权人只能向债务人而不能向第三人请
债权转让与债务转移的区别有哪些
债权转让 与 债务转移 的区别有哪些 a.债权转让采用通知主义,不以 债务人 同意为条件;而 债务转让 采用同意主义,不经 债权人 同意, 转让合同 无效。 b.债权转让合同的当事人是债权人与受让人(第三人),债务人不是当事人;债务转让合同的当事人是债务人与新债务人(第三人),债权人不是当事人。 c.债权转让的债务人可以援用抗辩权和抵销权;而债务转让的新债务人只能援用抗辩权,不能援用抵销权。 转让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庆当通知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债务转让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不经债权人同意,无儿。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 债务 有关的从债务,但该从债务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债权债务 概括转让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意,可以将自己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给第三人。当事人订立合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债权转让与债务的转移在实际的问题处理上会有不小的差异,所以自己需要注意有关的差异,尽量让自己的权益维护有着重要的法律基础,这样自己的事情处理就会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具体的问题分析会有不少的难度,因此自己需要合理的运用有关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