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合同谁是甲乙方谁先盖章
合同盖章甲方乙方谁先盖
法律分析:合同成立是双方签字盖章后才产生的法律效力,所以谁先签是无所谓的。当然基于商务礼仪,一般是起草方先签。这个事没有规定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九百二十九条 有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过错造成委托人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请求赔偿损失。无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委托人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请求赔偿损失。
受托人超越权限造成委托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第九百三十条 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时,因不可归责于自己的事由受到损失的,可以向委托人请求赔偿损失。
签协议谁是甲方谁是乙方
法律分析:签合同时甲方和乙方其实指的是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如果是三方签约的合同还会有丙方。在合同中,具体谁是甲方谁是乙方是由当事人自行商议决定的,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设定甲方、乙方是为了便于合同内容中的简述,便于内容的简洁明了。签合同时重点在于明确甲方、乙方各自的权利义务界限,明确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合同是先签字后盖章还是先盖章后签字
法律分析:都可以。只要是真实意思的表示,先后(先签名与先盖章)同具效力。盖印章与签名同属于确认程序,在效力上确认上没有程序先后的明确区别,在同一文件中可以是两者同具有,也可以是仅具有答名或只具有盖章,都产生效力。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对方发给我一份合同应该谁先盖章
谁先盖章都可以。签订合同时谁先签字盖章,一般没有先后的规定,当事人有约定的,依照其约定,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分析
合同甲、乙双方都可以先进行盖章,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乙方先进行盖章的。当事人可以约定对合同的效力附加条件。具有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具备时开始生效。有终止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满足时失效。当事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使用不正当的手段阻碍条件实现的,视为条件已经实现。不正当地促成条件实现的,视为条件还没有实现。在合同上加盖合同专用章是指合同当事人经过协商,在达成的书面合同上各自加盖本公司的合同专用印章的行为。公司合同专用章的法律意义:对合同当事人而言,合同上加盖合同专用章,表明双方当事人对订立合同的要约、承诺阶段的完成和对双方权利、义务的最终确认,从而确定了合同经当事人双方协商而成立,并对当事人双方发生了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基于合同的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合同买方先盖章还是卖方
法律分析:合同成立是双方签字盖章后才产生的法律效力,所以谁先签是无所谓的。当然基于商务礼仪,一般是起草方先签。这个事没有规定的没硬性规定合同的签字时间没有先后顺序,合同自双方都签字、盖章后成立。是甲方先签,还是乙方先签,都是可以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六十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第二百六十一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第二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合同是甲方先签字还是乙方先签字
合同可以是甲方先签字也可以是乙方先签字。
签订合同的时候,合同是由甲方先签订还是乙方先签订是没有法律规定的,由双方协商由谁先签订。因为合同是自当事人均在合同上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成立的;或者签字前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合同也可成立。
未签定劳动合同,出现工伤事故索赔,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不能直接到法院起诉。必须先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进入诉讼程序。解决的关键在于取证问题。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劳动者向劳动相应证据。只有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并且造成劳动者受伤的事故确属工伤事故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才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由于双方没有签定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又极力否认存在着事实上的劳动关系,相应的举证便较难实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四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第四百七十二条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双方达成合同是哪方先盖章?甲方?还是乙方?
都可以的,其实由哪方先盖章,法律并无规定。但合同法规定,合同自双方签字或盖章时成立,只要不违反强行法的规定、不损害第三方利益、公共利益且无须行政审批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依据 《合同法》
第七条 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八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扩展资料:
合同起草
公司大了,管理供应商的人多,一定要有标准的合同文本。但供应商那么多,情况各异,所以标准文本不能定得太死,要有个浮动范围。
可由专人收集以前合同谈判中的例外,以及主要负责人、律师的意见,规定哪些条款变动可以接受,哪些可以谈判,哪些则绝对不能变动。
在标准文本的基础上,供应商管理经理可加入与特定供应商有关的内容,这样就产生合同的初版。要注意的是,做为采购方,应尽量用本公司的合同文本。有些供应商会推荐自己的“标准文本”。用本公司的文本,起点就高,就顺着自己公司的思路。
合同谈判
合同谈判其实是两部分:对内征得内部意见一致,对外说服供应商。这两部分交替进行,很容易旷日持久。几个做法可帮助合同谈判顺利进行:
(1)单页战略总结(Single Page Strategy)来帮助内部人员达成共识。合同很大,但真正要想达到的目标就那么几个。绝大多数内部人员所关心的也就是那几个目标。这些人很忙,不会有时间去读整个合同。
所以可把合同的关键点总结在一页纸上,同时附上供应商的基本信息(例如规模、采购额、采购产品、与本公司的产品的关系、现有合同状况、当前最大的问题等),有助于尽快达成内部共识。这个总结主要用于通过合同初稿。
(2)谈判总结(Negotiation Summary)。谈判过程往返很多,变化频频。可维持一个文件,分栏、逐点说明我方立场、供应商立场、双方是否达成共识等,并标明时间。
这份文件有助于和上级主管层的沟通。因为他们需要知道更详细的内容,以供拍板决策;也可约束供应商,防止他们对已达成共识的内容反悔。
(3)升级渠道(Escalation Channel/ Process)。这是为防止内部决策者不及时做出决策或提出反馈意见。有些合同可能牵扯到产品设计、销售、客户服务、供应管理、律师等多个部门。每一个部门的头都得点头。而这些人都是忙人,不一定会及时审阅。
升级渠道可详细规定各级主管在多少时间内应作出决策,不然的话应升级到上一级。这样,期望明确,内部客户就会更配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