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分包违法吗(工程分包再分包是不是违法)
中标单位转包,分包工程,违法吗?
法律主观:
转包是指承包单位承包建设工程后,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信贺务,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的行为。法律上是禁止将承包的工程进行转包,转包是违法的。
法律客观:
《 民法典 》第七百九十一条 发包人可以与总承包人订立 建设工程合同 ,也可以分别与勘察人、设计人、施工人订立勘察、设计、施工 承包合同 。发包人不得将应当由一个承包人完成的建设工程支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数个承包人。 总承包人或者勘察、设计、施工承包人经发包人同意,可以将自己承包的部分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第三人就其完成的工作成果与总承包人或者勘察、设计、施工承包人向发包人 承担连带责任 。承包人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支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第三人。 禁止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承包人自行完成。
分包合法吗
分包合法,转包不合法。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
一、合法的分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分包必须取得发包人的同意;
(2)分包只能是一次分包,即分包单位不得再将其承包的工程分包出去兄神;
(3)分包必须是分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猜尘高条件的单位;
(4)总承包人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不得将主体工程分包出去。
二、劳务分包合法吗?
如果分包符合法律规定,是合法的。
签订、履行劳务分包合同和应注意的地方有以下:
1、劳务合同的相对方即分包人要有相应的资质,法律规定了13种的劳务作业企业资质。与个人或没有相应资质的企业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
2、要区分劳务合同与专业分包合同的区别。
3、合同中一定要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尤其重要的是安全生产的权利义务,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由劳务分包人自己负责其施工队的生产安全,即将劳务管理的内容加到合同中。
4、如果要劳务承包人自己包料和机械设备,一定要以总承包人的名义与劳务分包人另行签订材料委托采购合同和机械设备租赁合同,同时发票的抬头人也要具名总承包人的名称,付款最好是从银行转账,票据存档,再从劳务分包人的劳务费中抵扣。
5、在履行合同中,对劳务分包人的施工队的农民工的工资要直接发送到农民工手中,具体做法:
劳务分包人向总承包人提供工人的花名册,并附上身份证明。每月工资由总承包人直接发放,由工人签收后,由劳务分包人确认。
三、工程分包合法吗?
1、合法,在合法分包的基础上,总承包商还应对分包队伍进行进度管理、技术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合法开展分包、管理分包是每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的经营要义;
2、从远期来看,升级企业资质、优化人才结构、提升技术水平以彻底实现总承包,也是每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应有的长远目标。、物资采购管理等,以 系统防范垫资施工、合同无效等法律风险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第二十八条 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
第六十七条 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穗尺程转包的,或者违反本法规定进行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承包单位有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的,对因转包工程或者违法分包的工程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造成的损失,与接受转包或者分包的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属于违法分包的情形有哪些
属于违法分包的情形如下:
(一)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单位的。
(二)分包未经建设单位饥亏认可的。
(三)分包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
(四)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再分包的。
违法分包,是指在分包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包括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的。
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部分建设工程交由其他单位完成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再分包的。
行政芹肢启责任
工程违法分包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其法律后果如下:
1、行政责任:
(1)施工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违法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嫌如,处工程合同价款0.5%以上1%以下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2)对于接受违法分包的施工单位,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建设单位把部分工程分包合法吗
法律主观:
建设单位直接分包不一定合法。分包是指承包人承包工程后,将其承包范围内的部分工程交由第三人完成的行为。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是不合法的。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未经建设单位认可的分包也是不合法的,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也是不合法的。
法律客观:
《建筑法》第二十九条 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 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对建设单位负责;分包单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工程分包合法吗
需要具体视情况而定,工程分包分为合法分包和违法分包,违法分包行为如下: 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的、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部分建设工程交由其他单位完成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再分包的。
工程分包合法吗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而且是经建设单位认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仍然是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的,那么工程分包是合法的,不存在犯法行为。
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 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对建设单位负责;分包单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工程以个人名义分包合法吗
不合法,除专业承包企业可以将其承包工程中的劳务作业发包给劳务分包企业外,专业分包工程承包人和劳务作业承包人都必须自行完成所承包的任务。因此,不可以分包给个人。
工程合同方法有哪些
1、合同管理的原则。
2、事前预控,采取预先分析、调查的方法,对合同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发出预示,防止偏离合同约定事件的发生。
3、及时纠偏,随时跟踪合同的执行情况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督促违约方纠正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行为。对设备合同的执行情况,监理工程师及时了解与跟踪厂商执行供货计划的过程,尽量避免设备实际到场时间提前或滞后对工程进度计划的影响。
4、充分协商,在处理过程中,认真听取有关各方意见,与合同双方充分协闷大商。
5、公正处理,严格按照合同有关规定和监理程序,公正、合理地处理合同其他事项。
工程劳务分包需要哪些资质谨罩喊
1、企业资信能力
(1)企业注册资本金3亿元以上。
(2)企业净资产3.6亿元以上。
(3)企业近三年上缴建筑业营业税均在5000万元以上。
(4)企业银行授信额度近三年均在5亿元以上。
2、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要求
(1)企业经理具有10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经历。
(2)技术负责人具有15年以上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工程序列高级职称及一级注册建造师或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主持完成过两项及以上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要求的代表工程的技术工作或甲级设计资质要求的代表工程或合同额2亿元以上的工程总承包项目。
(3)财务负责人具有高级会计师职称及注册会计师资格。
(4)企业具有注册祥野一级建造师(一级项目经理)50人以上。
(5)企业具有本类别相关的行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标准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第二十八条 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 第二十九条 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对建设单位负责包单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建筑工程中,主体结构施工中的劳务分包是否违法?
不违法。
总承包人或专业承包人可以自主将其承包的部分工程进行劳务分包,并不需要发包人的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第二十九条 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
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按照总承包合含贺同的约定对建设单位负责;分包单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由于劳务分包是在征得业主同意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业主或总承包方对材料和设备负责,劳务分包方只收取劳务费,不受任何限制。
另外,由于工程造价中人工、材料(设备)和机械的价格不平衡,有的高,有的低,如电气安装工程。劳动力成本很低,因为变压器的材料价格很高。其他的,比如土方工程,几乎都是人工成本,所以不能强制限制。
注:劳务分包单位承接的单项业务合同金额不得超过企业注册资本的5倍谈和派。
扩展资料:
分包单位的条棚颂件与认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这种认可应通过两种方式:
(1)在总承包合同中规定分包的内容;
(2)在总承包合同中没有规定分包内容的,应当事先征得建设单位的同意。但是,劳务作业分包由劳务作业发包人与劳务作业承包人通过劳务合同约定,可不经建设单位认可。
需要注意的是,分包工程须经建设单位认可,不等于建设单位可以直接指定分包人。对于建设单位推荐的分包单位,总承包单位有权作出拒绝或者采用的选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工程分包违法吗
工程分包违不违法需视情况而定:
1、如果是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而且是经建设单位认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仍然是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的,那么工程分包就不是违法的;
2、如果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就违法。
工程分包需要什么资质
工程分包需要以下资质:
1、企业注册资本金30万元以上;
2、企业具有相关专业技术员或本专业高级工以上的技术负责人;
3、企业腊卖具有初级以上木工不少于20人,其中,中级、高级工不少于50%,企业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4、企业近3年最高年完成劳务分包合同额100万元以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八条
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
第二十九条
建筑工程总承包慧乎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
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对建设单位负责;分包单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轮碧逗包的工程再分包。
建设单位分包合法吗
建设单位分包不合法。具体如下:
1、我国法律规定,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山念扒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2、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对建设单位负责;分包单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建筑公司法人职责:
1、研究并决定公司的经营、经济等决策,并对公司的重大经营和经济决策负责;
2、研究制订年度财务预算、决算方案和利润分配及弥补亏损方案;
3、聘任或解聘总经理,对总经理提名的副总经理和技术、经济和财务负责人决定聘任或解聘;
4、研究并决定《公司法》规定的其他重大事项。
5、坚持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积极支持公司总经理全面抓好公司日常工作。
6、积极支持总经理实现目标和生产经营的统一指挥。
7、坚持改革,转变观念,经常开展调查研究,不断了解新情况,及时发现新问题,为总经理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8、组织贯彻董事会决议,并检查决议执行情况。
综逗昌上所述,在建筑公司中,法人的地方很高,拥有核心权力。建筑公司法人职责包括经营管理公司、签署各种建筑施工合同、监督公司股东行为、授权他人办理业务相关事项等。
【法律依据】: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第七条
建设单位不得直接指定分包工程承包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依法实施的分包活动进行干预。
《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第十二条
因发包人直接指定分包人分包专业工程,造成建设工程质量缺陷的,发包人应当承担过错责任。承包人有过错的,高神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