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事故现场抢救脊柱骨折的伤员时
发生交通事故有人被压在车轮或货物下时错误的救援方法
发生交通事故有人被压在车轮或货物下时错误的救援方法是拉拽伤者的肢体。
有人被压在车轮或货物下时首先应该将上方的货物去掉,不能随意拖拽伤者,否则会造成二次伤害。
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交通事故不仅是由不特定的人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造成的,也可以是由于地震、台风、山洪、雷击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
一、伤员自救、急救知识:
1、抢救伤员,应先扶、后治。
2。当伤者被压在车轮或货物下时,正确的方法是尝试移动车辆,采取相应的救援方法,将货物移走。
3。当受伤人员在车内无法自行下车时,尽量将他从车上移开,尽可能避免二次伤害。
4。当发生严重或特大事故需要送医院的伤员较多时,处于昏迷状态的伤员应先送医院。运送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伤员时,应采用侧卧的方式。抢救休克伤员时,应采取保暖措施,防止热量散失。如果没有呼吸,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5、抢救出血伤员时,应先止血。在紧急情况下对伤员进行急救时,必须先采用压迫法止血,再根据出血情况改用其他止血方法。
6。当伤员出现大动脉出血时,可采用指压止血法,用拇指按压伤口近端动脉,阻断动脉运动,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7、颈总动脉压迫止血,常用于伤员颈部动脉出血等止血方法无效者。
8。若受伤上肢或小腿出血,且无骨折或关节损伤,可用屈肢垫止血法(屈肢垫固定于腋窝或肘窝)。
9、绷带止血常用物品如绷带、三角围巾、止血带等。用绷带包扎伤员时,不要放在伤口上方或身体后方,以免睡觉时感到不舒服。如果没有急救伤员的绷带,毛巾、手帕、床单、长尼龙袜等。可以用来代替绷带。止血带是用弹性橡皮管和橡皮筋止血的。上肢绑在伤员上臂的上三分之一,下肢绑在大腿中部。给伤员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扎紧。如果不扎紧,仍然会有血液从深动脉流出。10。抢救全身烧伤伤员的正确措施是:迅速扑灭衣服上的火焰,向身上喷洒冷水,脱下燃烧的衣服。烧伤病人口渴时,可以喝少量淡盐水。
11。抢救有害气体中毒伤员的急救措施是迅速将伤员转移到新鲜空气体的地方。
12。对于无骨端外露骨折的伤员肢体,用夹板或木棍、树枝固定时,应超过伤口上下关节。受伤的关节(扭伤、脱位、骨折)应避免移动。抢救脊柱骨折伤员时,用三角毛巾固定,保持脊柱稳定,严禁私自移动,不要支持伤员四处活动。当受伤的大腿、小腿和脊柱骨折时,应局部固定,不可随意移动伤者。受伤骨折应固定牢固,骨折两端及上下关节应固定。
二。常见危险化学品知识:
1。危险化学品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毒性、腐蚀性和放射性。
2。爆炸物是指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火药、炸药和起爆器都是炸药。
3。火柴、硫磺和红磷都是易燃固体。
4。扑救易散发腐蚀性蒸气或有毒气体的火灾时,扑救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和相应的防护用品,并站在上风处施救。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科目四中抢救骨折伤员时注意什么?
不要移动身体骨折部位。
原因如下:
对于脊柱损伤的伤员,如果搬运不当则会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如果救助人员无法判断伤员的伤情,不要对伤员进行搬运。如果情况紧急,如周围发生火灾或即将发生爆炸等,不得不对伤员进行搬运时,对脊柱骨折的伤员要用三角巾固定。移动脊柱骨折的伤员,切勿扶持伤者走动,应由3名人员把手托放在伤员身下,一起将伤员抬上硬担架运送。
扩展资料:
科目四主要内容包括:安全文明驾驶操作要求、恶劣气象和复杂道路条件下的安全驾驶知识、爆胎等紧急情况下的临危处理方法,以及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处理知识等。
1、根据所考的驾照类型从相应的科目四考试题库中按比例抽取50道题进行答题,小车类驾照从1240题中抽取,大车类驾照从1235题中抽取,每题2分。
2、考试时间为45分钟,答题过程中错12分(6道题)即终止本场考试。
3、考试题型分对错题(1--20题)、单选题(20--40题)、多选题(41--50题)。
4、考试题目包括图片题、情景识别题、文字叙述题。
在交通事故现场抢救脊柱骨折的伤员时,不能怎样做?
不能:1.不乱加搬动、3.勿扶持伤者走动、4.使用软担架运送
脊柱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急救,就地固定,严禁坐起或站立行走。平卧于木板担架上,门板、铺板均可为替代物,上铺薄垫。搬动时慎勿扭转头颈及躯干,数人同时用力平抬或滚动患者身体上担架,颈椎损伤者,需一人牵引颈部,保持中立位,仰卧时颈两侧各置一沙袋,或用四头带、海绵橡胶固定。转运途中定时(2-3h)翻身,防止褥疮。担架抬移患者时不宜太软垫入,若呼吸无障时,俯卧位最好。
急救知识需要全民参与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