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培训费可以不给退吗

在线问法 时间: 2023.09.20
304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九条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处理依据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5]264号)第三点关于解除劳动合同涉及的培训费用问题中指出,用人单位出资(指有支付货币凭证的情况)对职工进行各类技术培训,职工提出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如果在试用期内,则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该项培训费用。

员工试用期培训费需要退还吗一

试用期离职退还培训补助合法吗

合法的。

在试用期内离职的,劳动者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支付培训费用,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有约定的除外。

1、在试用期期间,劳动者辞职,应当提前三天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

祥消贺 2、用人单位可以在试用期期间,为劳动者进行一定的培训,如果只是内部的培训,则劳动者提前离职,用人单位不能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有关服务期的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该条文并没有将试用期内的员工排除在外。也就是说,在试用期内的员工,只要服务期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没有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是合法有效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既然服务期协议是有效的,那么按照该条文第二款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这是否意味着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就必须向用人单位赔偿培训费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处理依据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5]264号)第三点关于解除劳动合同涉及的培训费用问题中指出,用人单位出资(指有支付货币凭证的情况)对职工进行各类技术培训,职工提出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如果在试用期内,则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该项培训费用。

培训机构不退费合法吗二

一、培训羡尘机构不退费合法吗

1、培训机构不退费合不合法,需视情况而定:

(1)如果没有合同,没有发票,且没有办学资质的培训班是可以要求退款的,那么是不合法的;

(2)如果当事人和培训班基于和平商议后签订了合同,且也取得了正规的发票,就要看合同中的退费条件来确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九条

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采取召回措施的,经营者应当承担消费者因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费用。

第四十八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应当依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一)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的;

(二)不具备商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时未作说明的;

(三)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标准的;

(四)不符合商品说明、实晌派贺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五)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六)销售的商品数量不足的;

(七)服务的内容和费用违反约定的;

(八)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

(九)宴派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形。

经营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消费者如何维权

消费者维权途径如下:

1、与经营者协商解决纠纷;

2、投诉;

3、调解。可以申请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4、仲裁。仲裁解决的需要事先与经营者达成仲裁协议;

5、诉讼解决。

入职的时候交了500的培训费,没有培训前离职了,那这500能不能退。并附带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谢谢三

按照法律规定,入职前任何单位和机构不能以渣棚任何理由收如哗则受培训费等,试用期间即使需要芦中缴纳相关费用的,也一定要提前告知才行!你入职时交了500元培训费,没有培训前离职了,于情于理于法,单位或机构都应该退还你的钱,拒不退还的,只要你有证据,就可以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培训机构不退学费,该向哪个部门投诉?四

1、投诉私立教育培训机构可向当地的民政局和教育局投诉。

2、投诉官方的教育培训机构可向当地的人社局或教育局相关部门投诉。

3、无论哪类教育机构有违法行为,都可以通过“315“消费者之声”平台,进行举液大报。

4、通过司法途径,依法维护自物埋梁己的合法权益。

注意要点:

1、直接与机构的负责人协商,可以是法定代表人,可以是分校校长,不要总是罩运和下面的销售人员或者教务人员协商,效果不好,也浪费时间。

2、协商的过程中,需要言之有物,持之有理,据理力争。

3、协商的过程中需要抓住痛点和重点,比如虚假宣传、无资质办学、私账收款,不开发票等等。

4、协商与投诉并用,协商与诉讼并用,有时主管机关的一个电话比什么都管用,有的时候收到法院的传票立马就退钱了。

法律规定培训费可以退吗五

若因校方的原因造成学生无法完成学习计划的情况,学生要求退学、退费,学校须予以退还剩余的费用。或因重大疾病、意外伤亡、家庭特殊困难等正当理由提出退学中手陆退费申请,而向学校提出退学退费申请的,学校扣除5%手续费,再予以退还剩余的费用。

第一,若因校方的原因造成学生无法完成学习计划的情况,学生要求退学、退费,学校须予以退还剩余的费用。

第二,学校开课前,学生因不可抗拒的理由,如学生出具国家各级各类承认学历的院校的正式录取通知书或武装部门的应征入伍通知书或因重大疾病、意外伤亡、家庭特殊困难等正当理由提出退学退费申请,而向学校提出退学退费申请的,学校扣除5%手续费,再予以退还剩余的费用。

第三,签订协议前务必看清协议内容 建议消费者保留维权证据。协议中有相关退费的约定,一般情况下以消费者和商家订立的协议为准(无效格式条款除外)。

关于违约金的问题,《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约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薯则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一般来说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对于消费者所说并未预约课程或者已取消课程等情况,建议消费者在与商家交流过程中,保留相关证据,如书面材料、录音、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络聊天记录等。若日后涉及诉讼,从证据的角度来看,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则,在法律程序中需要提供相关证据。

第四,学生在校期间因个人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等原因而无法继续上课,申请退费的情况,则一律不予以退还。

第五,学校须按照教育行政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核准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收费,并使用相关部门统一印制的专用票据。该票据作为学校收费和退费的唯一凭证依据。

对于那些正在接受培训机构教育或即将进入培训机构学习的同学。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一定要学会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尤其是根据以上的培训机构退费法律规定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签合同时一定要注卖顷意上面的条款内容,这样的才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

入职后培训期间有工资吗(公司入职培训期间有工资吗)

裁判结果 仲裁庭审理后认为,刘某经公司招聘录用,由公司安排进行岗前入职培训,期间须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上下班规定,培训目的也是为了刘某了解公司情况,为公司工作做准备,因此刘某与公司具备 劳动关系 成立的要件,所以认定2013年8月16日至2 ...
法律
388热度

员工入职几个月要签订合同(新员工入职几个月签订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被录用的劳动者工作,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且根据劳动法 ...
合同
965热度

入职不签合同员工应该如何解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第六条用人单 ...
合同
705热度

入职三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入职三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自己离职如何赔偿)

法律客观:《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法律客观:《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 ...
法律
7热度

软件公司新人入职交培训费

今天去面试软件测试岗位,但是她说会带薪培训两个月,等正常工作了要还这个培训费,这是骗子公司吗,这是培训机构的经典套路——招转,以招聘的名义忽悠你去面试,完了又说你技能不足顺势推出培训业务,只能说你去的这个公司本质上就是个培训机构, ...
法律
132热度

入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超两年如何处理呢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建立劳 ...
合同
613热度

入职培训费可以不给退吗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九条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 ...
法律
304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