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谁承担责任
上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谁承担责任
员工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公肢辩纯司需要承担责任。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属于工伤。劳动者只要出具交警的事故认定书,那上面对时间及路线写的非常明确应能证明是不是在上下班的途中发生的。
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应如何处置
1、要立即停车;
停车以后按规定拉紧手制动,切断电源,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如果夜间事故还需开示宽灯灶顷、尾灯。在高速公路发生事故时还须在车后按规定设置危险警告标志;
2、要及时报案。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肇事车辆及伤亡情况打电话或委托过往车辆、行人向附近的公安机关或执勤交警报案,在交通警察来到之前不能离开事故现场。
3、要保护现场;
保护现场的原始状态,包括其中的车辆、人员、牲畜和遗留的痕迹、散落物不随意挪动位置。当事人在交通警察到来之前可以用绳索等设置保护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车辆等进入,避免现场遭受人为或自然条件的破坏。
4、要抢救伤者或财物;
确认受伤者的伤情后,能采取紧急抢救措施的,应尽最大努力抢救,包括采取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和心肺复苏等。并设法送就近的医院抢救治疗,除未受伤或虽有轻伤本人拒绝去医院诊断外,一般可以拦搭过往车辆或通知急救部门、医院派救护车前来抢救。
5、要注意防火防爆;
事故当事人还应做好防火防爆措施,首先应关掉车辆的引擎,消除其他可能引起火警的隐患。
6、要协助现场调查取证。
在交通警察勘察现场和调查取证时,当事人必须如实向公安交通管理机关陈述交通事故发生的经过,不得隐瞒交通事故的真实情况,应积极配合协助交通警察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并听候公安交警部门处理。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历咐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上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谁承担责任
法律主观:
上班路上出车祸单位,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承旁搜闷担责任。,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运弯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的规定。,2.如果员工自己认为属于工伤,而员工所在单位没有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员工应及时向单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保障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会根据具体情况认定是否为工伤。,上班路上遇车祸死亡算工伤。,上班路上因遭遇交通事故死亡,且满足下列条件的,可以算作工伤:,1.必须是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发生的交通事故。,2.必须是在上下班的必经线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3.必须是本人不是全部责任或者不是主要责任。,4.必须是因机动车而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上班路上遇车祸误工费的计算公式如下:,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1.关于“误工收入”的确定。因受害人工作情况的不同,收入的确定,又分成2种情况:一种是在有固定收入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因误工而减少的收入;另一种是在无固定收入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其收入以及因误工而减少的收入。,2.关于“误工时间”的确定。漏橘
上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谁承担责任
法律主观:
一、公司员工 交通事故 谁来赔偿
由于当事人本身原因导致的事故,看似无法预料的意外,其实如果我们进一步来分析,事故的发生是具有相关责任人的,若当事人是因为自己疏忽大意从而造成发生交通事故,则需由当事人承担责任,若是当事人正常上下班造成事故,则由造成事故的当事人承担责任。
职工在为雇主工作时造成交通事故,因为是职务行为所造成的人身伤害,一般由雇主对外所有承担责任,而后雇主再向职员追偿。当然,如车辆是被职工损坏,发生交通事故时职员并非进行工作行为,而是公车私用,则需要职员自己承担全部责任。
二、交通事故是谁来赔偿
1、 交通事故赔偿 案件的责任主体应当包括:
(1)承担直接赔偿责任的事故责任者,包括机动车所有人、实际支配人、驾驶人;
(2)承担替代赔偿责任的保险公司;
(3)承担垫付责任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机构。
2、特殊情况下主体的确定
(1)驾驶盗窃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一般情况下的赔偿主体是:盗窃者;
(2)擅自驾驶他人车辆造成交通事故的,一般情况下的赔偿主体是:机动车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和擅自驾驶人;
(3)雇员驾驶车辆造成交通事故的,一般情况下的赔偿主体是:雇主;如果雇员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与雇主一起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4)驾驶未过户车辆造成交通事故的,一般情况下的赔偿主体是:支配车辆运行和取得运行利益的现车主;
(5)分期付款出卖方保留车辆所有权,发生交通事故的,一般情况下的赔偿主体是:车辆买受人;
(6)出借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一般情况下的赔偿主体是:肇事人或者借用人;
(7)出租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一般情况下的赔偿主体是:承租人;
(8)挂靠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一般情况下的赔偿主体是:如是无偿挂靠,则为挂靠人;如是有偿挂靠,则为挂靠人和被挂靠人。
(9)跟教练员学车发生交通事故的,一般情况下的赔偿主体是:教练员;
(10)质押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一般情况下的赔偿主体是:质权人;
(11)未成年人驾驶车辆发生交昌哗通事故的,一般情况下的赔偿主体是:车辆所有人和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
(12)乘车人在交通事故中遭受损失的,一般情况下的赔偿主体是:承运人、其他车辆的所有人或者驾驶人。
三、交通事故赔偿责任怎样确定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1、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返迅升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事故
1、机动车方为全部、主要、同等、次要责任的,由保险公司(或机动车方)在交强险有责任限额(死亡伤残110000元、医疗费用10000元、财产损失2000元)范围内赔偿,不足的部分按责分担(机动车方为全部责任承担100%、主要责任承担80%、同等责任承担60%、次要责任承担40%)。
2、机动车方为无责任的,由保险公司(或机动车方)在交强险无责任限额(死亡伤残11000元、医疗费用1000元、财产损失100元)范围内赔偿,不足的部分由机动车方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二)机动车与机动车的交通事故
1、无人员伤亡,仅有车物损失的情形:
(1)机动车双方为主要、同等、次要责任的,由双方保险公司(或机动车双方)在交强险有责任限额(2000元)范围内相互赔偿对方的车物损失,不足的部分由机动车双方按责分担(主要责任承担70%,同等责任承担50%,次要责任承担30%)。
(2)机动车双方为全部责任和无责任的,由全部责任方赔偿无责任方的全部车物损失;由保险公司(无责任方)赔偿全部责任方不超过交强险无责任限额(100元)范围内的车物损失。
2、有人员伤亡的情形:
(1)机动车双方为主要、同等、次要责任的,由双方保险公司(或机动车双方)在交强险有漏老责任限额(死亡伤残110000元、医疗费用10000元、财产损失2000元)范围内相互赔偿对方车上伤亡人员的经济损失,不足的部分由机动车双方按责分担(主要责任承担70%,同等责任承担50%,次要责任承担30%)
(2)机动车双方为全部责任和无责任的,由全部责任方赔偿无责任方的全部经济损失;由保险公司(无责任方)在交强险无责任限额(死亡伤残11000元,医疗费用1000元,财产损失100元)范围内赔偿全部责任方车上伤亡人员的经济损失,不足的部分由全部责任方承担。
法律客观: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上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谁承担责任
上班期间出了交通事故公司负责。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数历穗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
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交通事故不仅是由不特定的人员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的,也可以是由于地震、台风、山洪、雷击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交通事故分为四个等级:
1、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
2、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3、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公司司机出交通事故时司机帮公司开车出事,如果是司机存在过错就需要承担责任。具体的责任认定由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为准。
4、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薯卜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烂慧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当事人的事故责任。若违章在机动车道停车换胎,侵犯他人道路通行权并未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对事故的发生存在一定过错,因此应承担同等以上事故责任。因后车驾驶人员已死亡,如果承担主要以上责任,则将面临承担交通肇事的刑事责任的风险。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九条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上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谁承担责任
在上班路上发生了车祸,公司是没有责任的,但是如认定为工伤,则要承念唤担一部分责任,工伤治疗期间的工资要正常发放。其他如医疗费等补偿是由工伤保险支付的,如果公司没有给员工购买工伤保险的,则由公司全部承担。
交通事故责任全责的情况
(一)宽高蠢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
1、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2、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的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慎陪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3、受害人和机动车一方对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由双方分担损失。
4、交通事故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
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2、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3、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4、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5、省级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细则或者标准。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上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谁承担责任
员工去上班的路上出车祸,老板需要承担责任。在上班的路上,出了车祸,这也算作工伤,所以作为老板来说也是要负责任的。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的,也是可以世穗认定为工伤的,所以老板也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
伤鉴定流程是什么
1、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困返陵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10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3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3、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4、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5、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6、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汪戚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