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人单位是否可以随时解除劳务合同(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合同 ...


即《劳动合同》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法律依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2.员工在试用期是否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呢(用人单位在试用 ...


因此,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并非可以无理由随意解除劳动合同,而是应当举证劳动者确实存在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况或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其他过失性情形,原则上在试用期内辞职的,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或者存在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其他过失性情形的,用人单位可以即时解除合同,1、用人单位可以在试用期内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但不可以随便解除,劳动者可以不需要理由辞职,但用人单位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并且需要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3.房屋买卖合同双方同意解除是否可以(房屋买卖合同撤销和解 ...


合同中没有约定合同的解除条件,那么按照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协议解除是指在合同成立后、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时,当事人双方通过协商解除合同,从而使合同效力消灭的行为,约定解除权是指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在合同成立以后,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之前,由当事人一方在某种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享有解除权,并可以通过行使合同解除权使合同关系消灭,《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4.与个体户解除劳动合同是否需要提前通知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5.被骗签订的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被骗签了协议如何解除)


一方当事人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受胁迫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6.合同未履行完毕是否可以解除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民法典中合同不适当履行是否可以解除合同法律分析:同不适当履行的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若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解除条件的,在合同未履行之前解除条件成就的,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7.民法典无资质承揽合同是否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根据法律规定,无建筑施工资质的公司是不能承接相关工程建筑的,因此所签订的建筑承包合同也因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而无效,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只要不违反法律和道德风俗,当事人可以任意约定合同或协议的名称、内容、形式,都是有效的,需要公证的合同或协议只是把合同或协议的效力固定并强化,如果法律没有要求,合同、协议的当事人也没有约定,是不需要特别的公证的。
8.租房无固定期限合同,可随时解除合同吗


因此,当约定的解除条件或者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出现时,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也可以解除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如果房屋租赁合同中没有对租赁期限进行约定,那么当事人虽然可以随时解除,但出租人要注意给承租人预留合理期限,因此,当出现约定的解除条件或者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时,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也可以被解除,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无固定期限租房合同解除法律分析:1、承租人可以随时通知出租人解除不定期租赁合同。
9.居间合同是否能任意解除(居间合同解除条件)


三、任意解除权时注意事项1、当事人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应以明示的方法通知他方,该通知自到达对方当事人时生效,任意解除权应由法律明确规定,当事人不能在合同中自由约定,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当事人在行使合同解除权时,应以明示的方法通知他方,该通知自到达对方当事人时生效,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2、任意解除权是形成权,一旦委托人解除合同的通知送达受托人,即发生法律效力。
10.租房无固定期限合同,可随时解除合同吗


因此,当约定的解除条件或者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出现时,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也可以解除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如果房屋租赁合同中没有对租赁期限进行约定,那么当事人虽然可以随时解除,但出租人要注意给承租人预留合理期限,因此,当出现约定的解除条件或者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时,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也可以被解除,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无固定期限租房合同解除法律分析:1、承租人可以随时通知出租人解除不定期租赁合同。
11.居间合同是否能任意解除(居间合同解除条件)


三、任意解除权时注意事项1、当事人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应以明示的方法通知他方,该通知自到达对方当事人时生效,任意解除权应由法律明确规定,当事人不能在合同中自由约定,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当事人在行使合同解除权时,应以明示的方法通知他方,该通知自到达对方当事人时生效,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2、任意解除权是形成权,一旦委托人解除合同的通知送达受托人,即发生法律效力。
12.取得解除合同的违约金是否缴个税


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13.解除劳动合同是否还能申请仲裁(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赔偿)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签了劳动解除协议还可以申请仲裁吗法律主观:可以的,如果已经就离职补偿达成一致,且明确表示放弃其他权利,双方再无其他争议的,虽然可以申请仲裁,但仲裁会面临败诉的结果。
14.员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算违约(员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违 ...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5.单方解除合同是否生效(单方解除合同的法定条件)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法律客观:《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 可以解除合同 :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
答存疑不起诉后还可以起诉、公诉,但前提是掌握了新证据。存疑不起诉是检察机关对于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而作出的不起诉决定,是证据不足的不起诉,而不是绝对不起诉。 法律依据: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三百八十八条 人民检察院发现不起诉决定确有错误,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撤销不起诉决定,提起公诉。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三百八十九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不起诉决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不起诉决定,发现确有错误的,应当予以撤销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检察院纠正。
-
用人单位口头解除合同是否有效
王熙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用人单位口头解除合同是否有效
内容:”《劳动合同法》的相关内容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合同法》的相关内容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2、依据本法的相关内容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王熙律师
2023.11.28926人收看 -
答无效。 注:挂靠是指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借用符合资质的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项目并进行实际施工的行为。法律严格禁止挂靠。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七百九十一条 发包人可以与总承包人订立建设工程合同,也可以分别与勘察人、设计人、施工人订立勘察、设计、施工承包合同。发包人不得将应当由一个承包人完成的建设工程支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数个承包人。 总承包人或者勘察、设计、施工承包人经发包人同意,可以将自己承包的部分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第三人就其完成的工作成果与总承包人或者勘察、设计、施工承包人向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承包人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支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第三人。 禁止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承包人自行完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一条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认定无效: (一)承包人未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 (二)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 (三)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 承包人因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与他人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应当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及第七百九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认定无效。
-
刑事报案受理后多久立案(如何查是否立案了)
荣静月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刑事报案受理后多久立案(如何查是否立案了)
内容:第一百七十五条 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立即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移送案件通知书,在二十四小时以内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并告知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有犯罪事实,但法律规定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能立案,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不能立案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宣告无罪,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荣静月律师
2024.01.17485人收看 -
答暴力取证不是滥用职权罪。暴力取证应构成暴力取证罪。滥用职权罪指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 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什么情况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什么情况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段建国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段建国律师
2024.01.16907人收看 -
答甲企业主张买卖合同无效成立,但前提是合同存在当事人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不真实、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赔偿怎么计算(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赔偿怎么计算最低工资算不算)
刘晓红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刘晓红律师
2024.01.15419人收看 -
答解除合同协议书有用,但要求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协商解除合同,也可以在出现约定解除合同的事由或法定解除事由时解除合同,解除合同时,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签订解除合同协议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
民法典债权转让规定551条(民法典中债权转让的法律规定)
孔孟廷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孔孟廷律师
2024.01.1557人收看


元甲交通律师 律师
主任律师










-
酒驾逃逸人员没有伤亡怎么处理(酒驾逃逸致人轻伤怎 ...
2023-09-18
11018
-
颅脑损伤伤残鉴定等级(颅脑损伤伤残鉴定等级赔偿金 ...
2023-09-05
10870
-
交通事故多久可以做伤残鉴定(一般鉴定费多少钱啊)
2023-09-13
10398
-
交通事故对方到医院乱检查
2023-09-09
9958
-
车祸怎么做伤残鉴定(车祸怎么做伤残鉴定流程)
2023-09-05
8000
-
律师收费标准一览表(2023年律师收费价目表)
2023-09-25
6813
-
租车出车祸需要自己赔偿么
2023-09-01
6812
-
无证驾驶处罚的规定(无证驾驶酒驾怎么处罚)
2023-09-12
5793
-
十级伤残工伤赔偿标准一览表
2023-09-28
5608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哪些原则
2023-09-13
5223